本网讯(通讯员 常琬笛 李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12月8日,由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研工部主办,太阳集团城所有网址承办的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成立仪式在流芳校区教育教学综合楼102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志旭出席会议,机关党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研究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指导老师、研究生辅导员、宣讲团成员参加仪式,全体研究生骨干线上收听收看。会议由研工部副部长陈朝娟主持。
![](/__local/A/30/27/E874C34AE9D0FC6FF483613FBEB_989B9059_75EF.jpg)
会上,李志旭指出,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推进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教育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党建工作,成立“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就是一以贯之地以党的理论智慧与实践主张教育与形塑大学生,加快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开展“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活动要做到“四个深刻认识”,即深刻认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要求,深刻认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创建“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是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
![](/__local/2/DF/70/32D7B2E20093FA306993E816ED9_2A806D81_3F48.jpg)
李志旭对全体宣讲团成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锤炼过硬政治素质,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始终把政治纪律、政治要求落实到宣讲全过程,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二要积累扎实的理论功底,力求把每一次宣讲上成“精品课”,让同学们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三要涵养先进的思想意识,发挥作为新时期研究生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先行者,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研究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坚定理想信念;外化于行,练就过硬本领;转化为责,勇担使命担当;自觉投身于强国兴校的伟大实践中,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__local/3/81/F6/28F5BCAF70BB6BCD889F814874A_98938FC3_45CC.jpg)
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熊伦宣布太阳集团网址首页登录入口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正式成立。
![](/__local/E/21/71/7332376AC8A3EE35C1EBBBF4FA2_E9A728CB_6F16.jpg)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杨海波为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授旗。
![](/__local/C/CD/BC/1ED2402B05A9F0D43783384E8C5_E6D945A9_8275.jpg)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小硕为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指导教师颁发聘任书。
![](/__local/1/4A/43/D4BCDA814022D67030DE1375BB0_F5C0E15C_876B.jpg)
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陈俊为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任书。
![](/__local/B/3E/14/17BDDEFF20C7A298C1D7F97BF3C_B917FD11_3EA7.jpg)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俊作为宣讲团指导老师代表发言。他指出受聘担任学校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指导老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指导老师,一是要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对宣讲课件进行内容审核与政治把关,认真开展集体磨课;二是带领学生深入校内校外开展宣讲,积极拓展理论宣讲实践育人基地;三是指导学生及时回顾与总结,不断推动宣讲水平和宣讲质量迈向新台阶。
![](/__local/C/87/3A/68046ACC47FD1FAB715D1AC31D0_1C03CC5B_3FE1.jpg)
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夏静作为宣讲团代表作表态发言。作为宣讲团成员,要高擎信仰之炬,做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者;要走稳宣讲之路,做有理想敢担当的实践者;要撑好奋进之舟,做能吃苦肯奋斗的追梦者。
![](/__local/F/17/8A/523AC55158121DE6ABE5BBADB1F_EB2EFCDB_89DB.jpg)
据悉,研究生党员先锋宣讲团主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战略、发展成就、形势政策、校史校情等方面深入到校内、校外社区、企业和乡村开展宣讲工作,形成“学以致用、讲学互动、以讲促学”的研究生成长成才长效机制,引领和培育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具有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审稿 熊伦 周丹)